89

現在小錢包公主也要當姐姐了,小元寶今年也要出生了~~

要來好好了解孩子在想什麼?要怎麼讓他們相處融洽....

 

以下是我訂閱的巧連智七月份親親寶貝2013 7月號裡寫的~~

 

孩子為什麼做不到「分享」呢?

2~3歲的孩子正值「自我中心期」,思考事情的角度是以自己為出發點,很難理解別人的需求和感受。對於玩具,孩子只會想到要玩,如果別人把玩具搶走,他會很生氣、難過,但對於別人的感受,則無法體會。當我們了解此時期孩子的心理特徵後,就比較能理解「為什麼我的孩子不願意分享?」。因為這是孩子自然的表現,請不要將他貼上「自私」、「小氣」的標籤。

 

 

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

 

1.家長示範:

這個階段的孩子尚未發展出「借用」的概念,孩子會以為東西一旦離開他的身邊,他就會永遠失去。因此爸爸媽媽平常在家裡,可以常常將「可以借我……」「一起……」掛在嘴邊,例如:「這本書可以借我嗎?」「哇~葡萄好好吃呵!我們一起吃吧!」讓孩子在生活中耳濡目染的模仿、學習分享的互動情形。

 

2.製造機會:

外出時,可以幫孩子多準備幾樣玩具,教孩子跟其他孩子說:「要不要一起玩?」「我的小汽車借你,你的球借我,好不好?」練習和別人交換玩具、一起玩。當有客人來家裡時,也可以請孩子幫忙發送點心,讓他體驗「施予」的行為過程。

 

3.正向鼓勵:

爸爸媽媽正向的鼓勵,可以幫助孩子做得越來越好。因此,當孩子願意大方分享時,請別忘了給予孩子讚美和鼓勵。而孩子仍然不願意分享時,也不要斥責他,可以說:「那你再玩一下,等一下再借給他。」對另一個想玩的孩子,可以說:「不好意思,他還想玩,等一下再借給你。」用語言化解尷尬,再以漸進的方式讓孩子接受,學習與人分享。

 

4.培養同理心:

用同理心的方式向孩子說明:「美美的故事書被你拿走了,他很難過。如果你的玩具被別人拿走了,你也會很難過對不對?」讓孩子體會別人的感受。如果其他的孩子不願意分享時,也不要否定別人的孩子,應告訴自己的孩子:「玩具是別人的,他現在在玩,所以你不能拿他的玩具,我們先去玩別的。」讓孩子學習尊重別人的所有權,並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玩具上面。

 

5.手足不搶奪:

家中有兩個以上子女的家庭,若因搶奪玩具而起爭執時,爸爸媽媽可以先代為保管玩具,和孩子說:「等你們會一起玩、不吵架的時候,爸爸媽媽再把玩具還給你們。」也可以讓孩子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,例如:購買不同類型或內容的玩具,讓孩子學習交換使用,讓他們了解「互惠」的概念。另外,當孩子主動分享時,別忘了稱讚孩子:「哇!哥哥會把玩具分給妹妹玩吔!爸爸媽媽和妹妹都好高興!你看,妹妹好喜歡你!」

 

6.獨生子女學分享:

獨生子女在家中享有一切資源,要學會分享更不容易。因此,爸爸媽媽可以安排機會讓孩子多接觸年齡相仿的同伴,例如:帶孩子到公園玩,可以先準備一些小點心或是沙具組,鼓勵孩子分享給其他的孩子。在家裡,也可以和家人練習分享,例如:「你有好多顆草莓,分給爺爺一顆好不好?」

 

 

其實,對大人而言,要做到百分之百的「分享」也是相當困難的,例如:把新買的車子借給朋友開、把名牌包包借給吸人等;對年紀還小的孩子也是如此。因此,爸爸媽媽不應過度期望孩子會分享,畢竟東西是屬於孩子的,除了讓孩子學習社會化的行為,學習對物品的管理及支配權也是很重要的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錢包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